书李学士北使集后

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

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苏武的困境仅留下四篇诗作
五言诗的形式直到今天仍然流传

注释

苏武:汉代使臣,因匈奴扣留而流放多年。
艰穷:困苦艰难。
四篇:指苏武创作的四首诗。
五言风格: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
节旄:古代使者所持的旌节上的装饰物,象征权力和信义。
零落:散失、凋零。
都无咏:没有被吟咏或提及。
枉:白白地,徒然。
胡中:指匈奴地区。
十九年:苏武被扣留的时间,实际为十九年。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书李学士北使集后》是对苏武事迹的简洁而深沉的评价。他指出苏武在困苦艰难中的四篇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五言诗的风格却流传至今,令人赞叹。诗人特别强调了苏武在被囚胡地长达十九年的时间里,没有以诗歌咏叹自己的节旄(代表使者身份的旌节)的失落,这显示了他坚韧的气节和高尚的人格。这种沉默中的坚守,更显得苏武形象的伟大。整首诗简短而有力,通过对苏武诗歌的提及,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作品深远影响的认可。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书事和韩子华舍人

见凭蝴蝶过墙飞,却梦翩然入绮闱。

欲扑翅轻萦不住,觉时疑有粉沾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书席语送马御史

天意漫漫物自供,闻香能至是喧蜂。

野人割蜜不须尽,留与寒脾作御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

君注起居同左史,我为委吏退延和。

共经南陌东风急,侧帽偷看意已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午日三首(其三)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