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如法禅人(其三)

如如不动法中王,举足无非是道场。

不到水穷云尽处,争知觌面是檀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如同不动的法王,每一步都充满道的场所。
若非走到水的尽头,云的终点,怎会明白相见的是檀郎。

注释

如:比喻。
不动:静止不动,象征佛法的恒定不变。
法中王:佛法中的最高主宰。
举足:行走。
无非:没有不是,都是。
道场:修行的场所。
水穷云尽处:比喻极远的地方或困境的极限。
争知:怎会知道。
觌面:面对面,直接。
檀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处可能指心上人或知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示如法禅人(其三)》。诗中以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法境界的理解和对修行者的教诲。"如如不动法中王"描绘了佛的不动本性,如同法王般在法的世界中自在无动;"举足无非是道场"强调了修行者的一举一动皆可成为修行的道场,即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行为都可能通向觉悟。"不到水穷云尽处"寓意修行者需深入体悟,直至达到心境的极点;"争知觌面是檀郎"则暗示只有真正面对面地领悟佛法真谛,才能认识到自己即是佛性的显现,檀郎在此处象征着修行者自身的佛性。

整首诗寓教于境,通过生动的形象,鼓励禅修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不断探索自我与佛性的关系,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省察的特点。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徒(其二)

学道之心似镜明,纤尘才染便忘形。

廓然照出娘生面,一簇青烟锁翠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示徒(其三)

学道如撑逆水舟,篙篙著力莫随流。

忽然失脚翻身去,踏断寒江月一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示徒(其一)

学道如初莫变心,千魔万难愈惺惺。

直须敲出虚空髓,拔却金刚脑后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三)

一二三四五六圈,心肝粉碎髑髅穿。

若将方木投圆窍,丑姥争教得少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