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徒(其二)

学道之心似镜明,纤尘才染便忘形。

廓然照出娘生面,一簇青烟锁翠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学习道义的心就像镜子般明亮,一旦沾染上丝毫尘埃就失去本来面貌。
它能清晰地反映出人的本真面目,如同一缕青烟环绕在翠绿的屏风之上。

注释

心:指人的内心,对道义的理解和追求。
镜明:比喻心地清澈,对道义有深刻理解。
纤尘:极小的尘埃,象征世俗杂念。
忘形:忘记自我,不为外物所影响。
廓然:形容开阔、广大。
娘生面:指人的本来面目,未经修饰的真实面貌。
青烟:象征超脱世俗的清净之气。
翠屏:绿色的屏风,也可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理想的世界。

鉴赏

这首诗名为《示徒(其二)》,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原妙。诗中以镜子比喻学道者的心境,强调其纯净如镜,任何微小的世俗杂念(“纤尘”)一旦触及,就会立刻失去原有的形状,反映出修行者追求心灵清澈无垢的决心。接下来,“廓然照出娘生面”描绘了这种心境的开阔和洞察力,如同镜子般能够映照出人的本真面貌。最后,“一簇青烟锁翠屏”则以形象的意象,暗示修行者的心境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如同青烟缭绕在翠绿的屏风之上,超脱而宁静。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景,富有禅意,鼓励弟子坚守清修,洞察自我。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徒(其三)

学道如撑逆水舟,篙篙著力莫随流。

忽然失脚翻身去,踏断寒江月一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示徒(其一)

学道如初莫变心,千魔万难愈惺惺。

直须敲出虚空髓,拔却金刚脑后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三)

一二三四五六圈,心肝粉碎髑髅穿。

若将方木投圆窍,丑姥争教得少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二)

无端平地起干戈,争似属牛人更多。

满面惭惶无著处,低头依旧入烟萝。

形式: 偈颂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