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浴

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

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

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

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女性沐浴时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述,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孤独。诗人韩偓以其特有的感性和细腻笔触,将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周围环境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

“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这两句描述了女性在沐浴前后精心的准备工作,她的手法优雅而娴熟,但在解开衣衫的一瞬间,却已经感受到了寒冷,这种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反映出她极度的细腻与脆弱。

“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这里的“兰烛”象征着高雅的生活,“羞影”则暗示了女性内心的矜持和忧虑。沐浴时使用香汤,这一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但同时也透露出她对深水的恐惧,显示出她的性格中既有柔美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不安。

“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这两句诗则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女性内心复杂的情感。她在沐浴时似乎像是在轻拂花瓣,但最终却是担忧着无法承受如雪一般冷酷的现实。

“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最后两句诗突破了个人空间,展开到更广阔的宫廷生活图景。侍女在帘帷之外,女性所获得的关注和恩惠不过是几块黄金,这种物质上的微不足道,反映出她与君王之间关系的脆弱。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沐浴这一日常行为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豪华宫廷中的孤独感、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她与权力中心之间微妙的联系。韩偓在这首诗中,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到了一个时代的影子。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夜坐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夜船

野云低迷烟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

月明船上帘幕卷,露重岸头花木香。

村远夜深无火烛,江寒坐久换衣裳。

诚知不觉天将曙,几簇青山雁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洵严谏议龟李起居殷衡李郎中冉皆有继和余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其一)

敏手何妨误汰金,敢怀私忿敩羊斟。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沈。

炽炭一炉真玉性,浓霜千涧老松心。

私恩尚有捐驱誓,况是君恩万倍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洵严谏议龟李起居殷衡李郎中冉皆有继和余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其二)

征途安敢更迁延,冒入重围势使然。

众果却应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

多端莫撼三珠树,密策寻遗七宝鞭。

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