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
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山如浮玉一峰立",以比喻手法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犹如一块浮在水面上的美玉,形象生动。"江似海门千顷开"则写出江面开阔,如同大海之门豁然展开,气势磅礴。诗人表达了想要在此处隐居的愿望,"我欲此中成小隐",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然而,最后一句"莫教山脚有船来"却出人意料地转折,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纷扰,完全与外界隔绝,不愿被世俗打扰。这种矛盾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又揭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留恋和无奈。
总的来说,晁补之所写的这首诗,通过山水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陌上偷来为看花,饶声鹦鹉莫夭斜。
犊车缓缓随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
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
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