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八首(其五)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

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吴地的歌谣中充满了对白纻的美好哀怨,怀念着怀王一去不复返。
田野上只有小小的花朵作伴,山前山后,白鹇鸟在飞翔。

注释

吴歌:指吴地的地方民歌。
白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代指美好的事物。
怨芳菲:因春花凋零而生哀怨之情。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怀王:楚国的国王,这里可能暗指失势或逝去的人物。
去不归:离开后再未回来。
陌上:田野小路上。
小花:田野上的小花。
白鹇:一种鸟类,羽毛白色,常被用作象征或意象。
飞: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陌上花八首(其五)》。诗中以"吴歌白纻怨芳菲"起笔,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的画面,吴地的歌声与白纻的香气交织,然而其中却蕴含着哀怨之情,暗示了对逝去时光或人事的怀念。"肠断怀王去不归"一句,借用了楚怀王的典故,表达了深深的失落和无尽的思念,仿佛怀王一去不复返,令人肝肠寸断。

接下来的两句"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眼前的小花与山间的白鹇鸟相映,小花虽美,却无人欣赏陪伴,只有白鹇鸟在山间自由飞翔,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孤独和落寞的氛围。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陌上花八首(其四)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

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陌上花八首(其三)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陌上花八首(其二)

朝云暮雨山头宅,暖日晴风陌上花。

绛幕何妨行缓缓,送春归尽妾还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陌上花八首(其一)

郊外金軿步帐随,道边游女看王妃。

内官走马传书报,陌上花开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