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八首(其六)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临安城的城墙和楼阁如今只剩下一半,当年繁华时香风扑面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那些曾经的美女乘坐翠绿马车的身影已不再见,今年路边的花朵又再次盛开。

注释

临安城郭:指临安(古代地名,今杭州)的城市建筑。
半池台:形容只剩下了部分昔日的繁华景象。
曾是:过去曾经。
香尘:香气如尘,形容女子乘坐的车辆经过时带起的香气。
扑面来:直扑面而来,形容香气浓郁。
翠軿女:穿着翠绿色马车的女子,富贵人家的女性。
今年:今年此时。
陌上:道路两旁,田野间。
又花开:新的花朵又开始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和眼前景色的对比,展现出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主题。首句“临安城郭半池台”点出临安的壮丽风光,曾经这里车水马龙,美女如云,繁华一时。“曾是香尘扑面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热闹与奢靡,女子们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接下来的“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则转而抒发感慨。翠軿女指的是华美的马车中的女子,她们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陌上一年一度的花开,象征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临安城的今昔对比,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陌上花八首(其五)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

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陌上花八首(其四)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

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陌上花八首(其三)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陌上花八首(其二)

朝云暮雨山头宅,暖日晴风陌上花。

绛幕何妨行缓缓,送春归尽妾还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