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质夫之陕府

平世求才漫至公,悠悠羁旅士多穷。

十年见子尚短褐,千里随人今北风。

户外屦贫虚自满,樽中酒贱亦常空。

共嫌欲老无机械,心事还能与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远离家乡、长期羁旅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才俊难以得到赏识的无奈。"平世求才漫至公"表明寻找贤才之路漫长而艰难,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和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自己与家人的离别之苦和生活中的困顿。

"十年见子尚短褐"一句,短褐指未成年的孩子衣着,表明时间已过去十年,而孩子还小,作者对家庭的牵挂和对亲情的渴望溢于言表。接着"千里随人今北风"则写出了自己跟随他人千里迢迢至北方,在寒冷的北风中继续漂泊无定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富有与贫穷的境况,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无奈。"户外屦贫虚自满"指的是虽然自己家门前看似宽敞,但实则内心空虚且贫困;而"樽中酒贱亦常空"则是说即便是酒这种小奢侈品,也往往是空有其名,实际上是买不起的。

最后,诗人通过"共嫌欲老无机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失望和对未来没有希望的心情,而"心事还能与我同"则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理解,试图找到与自己的心事相契合的人或者状态。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自省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及对人生、社会、亲情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李秘校南归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饥马傍沙尘。

久留上国言空富,却走南州食转贫。

自作诗书能见志,应知时命不关身。

江湖胜事从今数,肯但悲歌寂寞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璋

湖海声名二十年,尚随乡赋已华颠。

却归甫里无三径,拟傍胥山就一廛。

朱毂风尘休怅望,青鞋云水且留连。

故人亦见如相问,为道方寻木雁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杜十八之广南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

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

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

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客舍风尘弊綵衣,悲吟重见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