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初新

楚天来驾春相送。半醉侧、花冠重。

瑶台清宴,群仙戏手,剪出彩衣犹动。

谁拂瑶琴巧弄。舞丹山、三千雏凤。艳冶轻盈放纵。

倚东风、从来遍宠。

桃花溪上,相思未断,愁掩五云真洞。

算曾揖、飞鸾双控。等闲入、襄王春梦。

形式: 词牌: 柳初新

翻译

春天从楚天赶来相送,半醉中我戴着繁花的冠冕,感觉沉重。
在瑶池的清宴上,神仙们嬉戏着,用手指轻轻一挥,裁剪出的彩衣似乎还在飘动。
谁在弹奏着瑶琴,技艺高超,像在舞动着丹山上的三千只幼凤。她们美丽妖娆,身姿轻盈,尽情舞蹈。
我一直依赖东风的宠爱,享受着无尽的恩惠。
在桃花溪边,我对你的思念绵长,愁绪深藏在那五彩祥云环绕的仙境。
我曾想象与你携手飞过,如同鸾鸟共乘,轻易进入襄王的春梦之中。

注释

楚天:指南方的天空,这里代指春天。
花冠:装饰有花朵的头饰。
瑶台:神话中的仙人居所,此处形容宴会场所。
群仙:指神仙或虚构的仙子。
飞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襄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王,常被用来象征梦境或理想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境中的宴会,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趣和瑰丽的景象。开篇“楚天来驾春相送”,便是对仙界中春神降临、众神相送的生动描述,“半醉侧、花冠重”则展现了一种宴饮中的悠闲与愉悦,花冠之重,更添一份华丽与繁复。

“瑶台清宴,群仙戏手”,这里的瑶台是仙界的宴会场所,而群仙戏手,则是对仙人们欢聚嬉戏之情景的描绘。接下来的“剪出彩衣犹动”则表明了宴会中不仅有饮食,还有服饰展示,甚至连剪裁都显得生机勃勃。

“谁拂瑶琴巧弄”,瑶琴在这里象征着仙界的音乐,而谁人在巧妙地演奏,则是对这场宴会中乐声飘扬的一个细节描写。紧接着的“舞丹山、三千雏凤”则是一幅壮观的画面,三千雏凤舞动于丹山之巅,更显得仙境宴会的盛大与神秘。

“艳冶轻盈放纵”,此处用来形容仙女们的姿态和气质,是那么的柔美和从容不迫。接下来的“倚东风、从来遍宠”则透露出仙界中对东风的依赖,以及这种宠爱与恩泽无处不在。

最后,“桃花溪上,相思未断,愁掩五云真洞”,诗人通过桃花溪这一实景之地,表达了即便是在仙境中,也难以割舍的情感缱绻。这里的“相思”更是对那份超凡情怀的一种抒发。而“算曾揖、飞鸾双控”和“等闲入、襄王春梦”,则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希望能够与仙界中的美好时光永恒相伴,即便是在梦中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宴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21)

沈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宋词》存词22首

  • 字:会宗,吴兴(今浙江吴兴)人,生平不详
  • 生卒年:?~?

相关古诗词

柳摇金/思归乐

相将初下蕊珠殿。似醉粉、生香未遍。

爱惜娇心春不管。被东风、赚开一半。

中黄宫里赐仙衣,斗浅深、妆成笑面。

放出妖娆难系管。笑东君、自家肠断。

形式: 词牌: 柳摇金

倾杯/倾杯乐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

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

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

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

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

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

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

归来沈醉何处,一片笙歌又近。

形式: 词牌: 倾杯乐

梦玉人引

旧追游处,思前事、俨如昔。

过尽莺花,横雨暴风初息。

杏子枝头,又自然、别是般天色。

好傍垂杨,系画船桥侧。

小欢幽会,一霎时、光景也堪惜。

对酒当歌,故人情分难觅。水远山长,不成空相忆。

这归去重来,又却是、几时来得。

形式: 词牌: 梦玉人引

清商怨

城上鸦啼斗转。渐渐玉壶冰满。

月淡寒梅,清香来小院。谁遣鸾笺写怨。

翻锦字、叠叠如愁卷。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

形式: 词牌: 清商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