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舟窗晚眺》由清代诗人许诵珠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上晚景图。
首先,“远山如睡”,运用拟人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沉睡之态,营造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接着,“秃树苍茫里”一句,通过“秃树”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树木的稀疏,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可能是秋冬之际,给人一种萧瑟之感。紧接着,“隐约渔歌烟外起”则将画面从静态转为动态,渔歌在远处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远方的神秘感。“袅袅馀音未已”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悠扬、绵长的音乐效果,仿佛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随后,“荒村三五人家,柴门多傍梅花”两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充满生机的小村落,几户人家的柴门与梅花相伴,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又暗含了春意将至的希望与美好。最后,“我欲停帆小憩,好风飞送轻槎”表达了诗人想要暂时停下舟行,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美景的心愿。同时,“好风飞送轻槎”一句,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微风轻拂,船只随风飘荡的情景,充满了自由与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江上晚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