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形式: 古风

翻译

破败茅屋抱病居,终日无事可欢欣。
药石有时暂停用,经常思念我友人。
彼此相隔并非远,感到路遥是何因?
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
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
我爱古书崇儒道,愿与你们作近邻。
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颍水滨。

注释

周掾(yuàn)祖谢:指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人。
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
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
疴:病。
颓檐:指破败的房子。
颓:倒塌,衰败。
欣:欢喜。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
泛指药物。
闲:间,间断。
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邈:遥远。
周生:指周续之。
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
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
祖、谢:祖企、谢景夷。
响然臻:响应而至。
臻:至,到。
道:指孔子的儒家之道。
向:将近。
复斯闻:“复闻斯”的倒装。
斯:这,指“道”。
马队:指马厩,养马之处。
讲肆:指讲堂,讲舍。
校书:校对。
订正书籍。
勤:勤苦。
老夫:作者自指。
尔:你们。
言:语助词,无意义。
诲:劝说。
一作“谢”。
颍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
晋时皇甫谧《高士传》记,传说尧时有位隐士叫许由,隐居于颍水之滨,箕山之下,尧召他出来做官,许由不愿听,洗耳于颍水。
随着这个上古高士的故事在中古时代的传播,颍水便逐渐成为隐逸之所的代语。
陶此诗意在以隐居相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怀念旧友的情感。起始两句“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表达了诗人因病居家,心境沉闷,无所欢喜的情状。接下来的“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则透露出诗人在空闲时分配药物,思念着心中的某个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彼此隔离的无奈。以下四句“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则是说诗人沉浸于古代圣贤的学问之中,对于道德的传承有所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失落传统和重获知识的喜悦。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显示了诗人不愿参与世俗纷争,而是专心致志地校勘古籍,展现出一种超脱红尘的学者风范。最后四句“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与友人共同居住,并将自己的志趣传授给后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怀旧思远的情怀。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暮和张常侍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形式: 古风

有会而作并序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诗十二首(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汎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