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
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
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网恩。
遗弓初奉讳,雨泪遍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君主形象,通过对其德行和政绩的赞颂。开篇“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表明皇帝长久地坐在高位上,不辞辛苦地将自己的智慧和恩泽播撒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显示了这位君主对古圣先贤的尊崇以及他治理国家所达到的高度。这里的“精禋”意味着深入地思考和学习,“敦舜孝”则是指对舜帝(虞舜)这种圣明之主的孝顺之心,而“至治布尧言”则表明他的统治已经达到了尧帝那样的盛世。
接下来的“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网恩”展示了君主在用兵和用刑方面的智慧与仁慈。这里强调的是,即便是在战争和法律的严峻面前,也保持着宽宏大量的美德。
最后,“遗弓初奉讳,雨泪遍乾坤”则描绘了一位君主在完成了伟大事业之后,放下手中的权力象征(弓),而他的恩泽和悲悯之心如同春雨般覆盖着整个世界。这里的“遗弓初奉讳”隐含着一种超脱与放下的智慧,而“雨泪遍乾坤”则是对他普惠众生、悲天悯人的深刻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主品德和政绩的高度赞扬,展现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形象,以及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不详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
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
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
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自古咏连理,多为艳阳吟。
谁知抱高节,生处亦同心。
风至应交响,禽栖得并阴。
岁寒当共守,霜雪莫相侵。
花期何事早追陪,莺未迁乔燕未来。
曲槛为逢春日暖,香苞先逐晓风开。
旋邀歌舞同侪乐,却叹光阴急景催。
可惜韶妍莫虚掷,馀芳留待使车回。
祖堂留胜迹,再宿此登临。
云月自明暗,山川无古今。
谷声猿啸远,泉脉虎跑深。
共到忘言处,休论佛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