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祖堂留胜迹,再宿此登临。
云月自明暗,山川无古今。
谷声猿啸远,泉脉虎跑深。
共到忘言处,休论佛与心。
这首诗是余靖在宋代创作的,标题为《同李秘校谭员外月华长老谒慈济禅师会宿宝林道场》。通过对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安顿的意境。
“祖堂留胜迹,再宿此登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再次到访并攀登高处以观赏景色的行为。这里的“祖堂”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寺庙或道场,而“留胜迹”则是这些地方所保留的历史荣耀和美好回忆。
“云月自明暗,山川无古今。”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变化与永恒并存的画面。云和月的光明与阴暗随时间而变化,而山川则仿佛超脱了时空的限制,宛如没有历史的沉淀,永远静默不语。
“谷声猿啸远,泉脉虎跑深。”这里通过猿啸和泉水的声音来渲染山林的幽深与宁静。猿啸在远处回荡,泉水潺潺流过岩石间,营造出一片未被打扰的自然境界。
“共到忘言处,休论佛与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语言和思考的追求。在达到一种忘我忘言的境界时,连佛教的禅理与内心的探究都不再需要讨论。这里体现出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达到心灵净化状态的向往。这种意境与佛教禅理中的修行理念不谋而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
不详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
但觉星河近,偶同江海闲。
事抛兴废外,谈极有无间。
却笑明朝俗,红尘随马还。
浮生万虑日营营,同访禅居耳目醒。
寻胜已穷烟霭外,谈空应有鬼神听。
松筠不变春长在,风雨无时地本灵。
便拟搆庵来结社,莫嫌频此扣岩扃。
暗随春力起冥冥,微物宁知造化情。
律变惭逢冰雪解,风和应助羽毛轻。
塞云空阔归犹远,鱼网稀疏意尚惊。
不学鹰鹯因肉饱,背人飏去恣飞鸣。
十二山河壮东夏,黄扉当日建行台。
封陲自此赭衣尽,黉校于今绛帐开。
负海遂成安堵俗,济川元是代天才。
耆明虽乐归閒趣,睿眷岩廊徯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