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

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形式: 古风

翻译

真正的竹子并不开花,唯独你在暮春显得特别艳丽。
不妨让年轻人看看,他们会认为你比霜中的竹子更美。
世上没有王子猷那样的人,哪里会有真正懂得竹子的人。
你光彩照人,保持自我,时机到来时,人们会称赞你如同君子。

注释

真竹:普通的竹子。
乃:就是。
不华:不开花。
尔:你(指特定的竹子)。
独:唯独。
艳暮春:在暮春显得特别艳丽。
儿女眼:年轻人的眼光。
谓:认为。
胜:超过。
霜筠:经霜的竹子,比喻坚韧。
王子猷:古代文人王子猷,以爱竹闻名。
知竹人:真正懂得竹子的人。
粲粲:鲜明的样子,形容光彩照人。
好自持:保持自我。
时来:时机到来。
称:称赞。
此君:这里指那棵美丽的竹子,也可喻君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好的高洁情操。首句“真竹乃不华”即点明了主题,真竹不以繁华的花朵显现自己,它的美在于它的独特与清净。尔独艳暮春”则是说真竹在春天末尾的时候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姿。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这两句是在比喻,如果说世间的儿女都能看到这种超凡脱俗的美,那么他们会认为真竹甚至胜过了那些在霜中更加鲜明的竹子。这里的“霜筠”是指在寒风凛冽中更显得翠绿坚贞的竹子。

接下来的“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表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像王子猷那样的贤人,那么又怎能找到真正懂得欣赏这份清高之美的人呢?

最后两句“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则是在说,只有那些能够保持自身高洁品格、不随波逐流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才会被世人所称赞。这里的“此君”指代的是那种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真竹之美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石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懂得欣赏这一点之人的渴望,是一篇表达个人理想与追求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石曼卿三佛名大字

石公神仙狂,脱落隐诗酒。

馀情到翰墨,落笔闻宇宙。

峥嵘龟山殿,风雨梁栋旧。

煌煌三佛榜,铁柱贯金纽。

开张宫室正,浑实山岳厚。

井水骇龙跧,蚁封观骥骤。

欲知分毫初,一釂尽数斗。

墨池毡作笔,神运不知手。

从容解牛际,萧散善刀后。

古来精绝艺,所贵神气守。

呜呼涡水侧,爽气一培塿。

微工付浩劫,念此终销朽。

乾坤一大幻,妄计金石寿。

惟有龛中人,吾生兹稽首。

形式: 古风

石楼

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

奔腾去莫脱,摆掣姿骁猛。

嘈嘈战风霆,万鼓助其劲。

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

我来怯初登,注视久乃定。

悠悠山川阔,寸目罗万景。

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

会期山月出,一啸清夜永。

形式: 古风

饥乌词

北风夜雨乌翅湿,低飞野畦啄遗粒。

啄食不饱还畏人,呜呼隔陇自求群。

我行陈宋经大泽,田荒生茅不种麦。

空肠待饱明年禾,鸦鸦尔饥独奈何。

形式: 古风

仲春苦雨

仲春乃积雨,和景良未舒。

园林阻幽步,块坐守温炉。

中庭下水鸟,隙地长寒芜。

流红委花外,渟碧涨池馀。

商羊未悔祸,椒醑屡传巫。

岂惟政无补,多惭诚未孚。

农事滞南亩,土功隳败圩。

悠哉欲何奈,浊酒且为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