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

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

奔腾去莫脱,摆掣姿骁猛。

嘈嘈战风霆,万鼓助其劲。

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

我来怯初登,注视久乃定。

悠悠山川阔,寸目罗万景。

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

会期山月出,一啸清夜永。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澈的溪流如奔跑的虬龙,八道锁链束缚它的颈部。
它奔腾不息,难以逃脱,展现出矫健勇猛的姿态。
水流声如雷霆战鼓,万般激荡增强其力量。
声音撼动山崖,气势令晴空都显得寒冷。
我初次登山感到畏惧,久久凝视才渐渐安定。
山川辽阔,眼前尽收万般景象。
一生热爱山林田野的乐趣,我崇尚自然,不愿受约束。
期待与山月共聚,深夜一啸,清风长夜。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流。
若:好像。
奔虬:奔跑的虬龙。
八锁:八道锁链。
束:束缚。
奔腾:快速流动。
莫脱:难以逃脱。
摆掣:摆动。
骁猛:矫健勇猛。
嘈嘈:声音嘈杂。
战风霆:像战鼓一样激荡。
万鼓:无数的鼓声。
助:增强。
声驱:声音推动。
石崖动:山崖震动。
气抱:气势笼罩。
晴日冷:使晴空变冷。
怯:害怕。
初登:初次登山。
注视:凝视。
乃定:渐渐安定。
悠悠:辽阔。
寸目:眼前。
罗:聚集。
万景:万般景象。
疏放:自由自在。
谢鞭警:不愿受约束。
会期:期待相聚。
山月出:山月升起。
一啸:一声长啸。
清夜永:清风长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开篇“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以生动的形象描述了山间清澈的溪流像猛兽般奔腾,却被山势所束缚。接下来的“奔腾去莫脱,摆掣姿骁猛”进一步强调了溪水的力量和美丽。

在“嘈嘈战风霆,万鼓助其劲”中,诗人通过溪流与自然界声音的比喻,展现了一场无形的壮观战争。溪水的声音如同万千鼓声,增添了山间景象的磅礴气势。

“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则是对上述景象的深化描绘,溪流的声音能够使坚硬的石崖都为之震动,而其气息又能在晴朗的白日中显得清冷脱俗。

诗人的个人情感在“悠悠山川阔,寸目罗万景”中得到体现,面对广阔的山川,诗人只需稍举目光便能尽收眼底的万千风光。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小巧的存在感。

“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和欣赏。他享受着林间田园的乐趣,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与束缚。

最后,“会期山月出,一啸清夜永”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在预定的时刻,与友人相聚于山中,赏月饮酒,尽享清凉长夜之乐。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饥乌词

北风夜雨乌翅湿,低飞野畦啄遗粒。

啄食不饱还畏人,呜呼隔陇自求群。

我行陈宋经大泽,田荒生茅不种麦。

空肠待饱明年禾,鸦鸦尔饥独奈何。

形式: 古风

仲春苦雨

仲春乃积雨,和景良未舒。

园林阻幽步,块坐守温炉。

中庭下水鸟,隙地长寒芜。

流红委花外,渟碧涨池馀。

商羊未悔祸,椒醑屡传巫。

岂惟政无补,多惭诚未孚。

农事滞南亩,土功隳败圩。

悠哉欲何奈,浊酒且为娱。

形式: 古风

仲夏

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若无一雨为施泽,直恐三伏便欲然。

算商酤酒有底急,束带坐曹真欲颠。

平生不解作热客,且复饱食窥陈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任仲微阅世亭

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

及其利害出,倏已亡其人。

今古同此恨,愚智竟谁分。

哀哉老任公,英魄久已沦。

惟馀亭下柏,阅世盘深根。

纷纷凡草木,几变秋与春。

朝菌与蟪蛄,尽死我独存。

任公不及见,见其贤子孙。

请君利斯奇,仍复大其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