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过黄伯厚皆不遇留诗别之

两过安禅寺,皆言尚未归。

情知相见近,犹欲复来辞。

滩浅舟行涩,风轻雨下微。

白云回首地,天阔柳丝丝。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两次路过安禅寺,都说还没回去。
心里明白快见面了,还想再来说再见。
水浅船行不畅,微风细雨轻拂。
回首望去是白云,广阔天空柳丝飘摇。

注释

两过:两次经过。
安禅寺:一座寺庙。
皆言:都说。
尚未:还没有。
归:回去。
情知:心里明白。
相见:见面。
近:接近。
犹欲:还想。
复来辞:再次告别。
滩浅:水浅的河滩。
舟行涩:船行滞涩。
风轻:微风轻柔。
雨下微:雨势轻微。
白云回首地:回头可见的白云之地。
天阔:天空开阔。
柳丝丝:形容柳树随风飘动的样子。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离愁的诗句,通过对安禅寺的重复访问和与朋友的频繁辞行,表达了诗人不忍别离的情感。诗中采用了“两过”、“犹欲”等词语,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在第三、四句,“滩浅舟行涩,风轻雨下微”,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不易进退的情境。船行得慢,风和雨都很轻,这是对内心状态的一种外化。

最后两句“白云回首地,天阔柳丝丝”,则是诗人在望着远方的白云和纷飞的柳絮中寻找心灵上的慰藉。这里的“白云”往往象征着自由与遥远,而“柳丝丝”则给人以细腻与连绵之感,通过这种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游子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游天台云卧往

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走佛岩道中

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

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

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

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

远逝宿无舂,近逃寇能至。

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

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

共守固已非,分逃岂云是。

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

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

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

形式: 古风

和希声莲华樵人遇仙行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

峰头青壁几千年,谁知玉阙藏神仙。

平明采樵陈氏子,五云深处楼台起。

中有七仙白玉冠,方瞳射人秋自寒。

台前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一成莲。

固知此子无仙骨,祇以■㣚入仙室。

低头乞命却走回,尚复褰裳取莲实。

归来疑信互相传,朴哉此子非妄言。

安知琼楼玉室峭千尺,即非面前崔嵬一片石。

安知世人俗气厚如山,翻把琼楼玉室作石看。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识。

安得鸿都道士白玉簪,持我此诗扣青壁。

形式: 古风

沽酒

有钱但沽酒,莫买南山田。

勾引催租人,惊散青松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