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巩对春日登山的独特感受。他提到古人即使在春天将尽之际,也会勉强登山,只为与僧人共度半日清闲时光。然而,诗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如随性而为,带上酒杯乘兴而去,醉中骑马欣赏月色,归来时更显得洒脱自在。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当下心境的追求和对传统习俗的反思。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
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园林初日静无风,霿凇开花处处同。
记得集英深殿里,舞人齐插玉笼?。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
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
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
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