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丁元珍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以王粲的笔触,表达了对丁元珍的哀思和对其学识的敬仰。"从军王粲笔"暗指丁元珍的文才如同王粲般卓越,而"记礼后苍篇"则可能指的是他留下的著作,寓意深刻且内容丰富。"谩有残书在"表达了对丁元珍去世的惋惜,尽管遗著犹存,但人已不在,令人感慨万分。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运用了象征手法,鹏鸟象征丁元珍的高远志向,四月之悲暗示他的早逝;鹤去千年则寓言其精神将永垂不朽。最后两句"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长桥上笼罩着迷茫的烟雾,仿佛丁元珍的离世带走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一片寂静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挽词,通过对丁元珍生平的追忆和对遗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悼念和对其学问的敬仰。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
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
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
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
八十登高步更轻,殷勤爱客是平生。
能临缓急敦风谊,不向炎凉逐世情。
北岳云烟思抗志,东门冠盖羡遗荣。
可怜昨日壶觞地,呜咽唯闻薤露声。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
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穗帷。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渰渰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