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中秋

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

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

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

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满庭芳·中秋》由清代词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的月夜景色与情感氛围。

词的开篇“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秋之夜的景象:玉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朱红色的高楼被云彩轻轻覆盖,新剪下的桂花散发着淡黄色的香气。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接着,“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哀愁。藕丝般的月光洒落,莲花花瓣上的粉色粉末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则点明了中秋之夜是秋季的分界点,月亮的光辉流转,纨扇感受到初秋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变迁。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描绘了室内的情景,打开罗帐,炉火微温,香烟弥漫,楚天广阔,香气悠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居家氛围。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则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玉颜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寞,翠袖轻摆,独自整理着首饰,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我抚慰的情感。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继续深化情感,随着月光逐渐消散,空旷的馆舍中露水滑落,如同破碎的镜子半嵌入云树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九个月的思念与遗憾在此刻得以平复。

最后,“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词,霜凝于画角之上,飞雁成群掠过,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回忆。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次清炤韵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

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

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悠悠。

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

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玉蝴蝶

惯是离愁天气,未休暮雨,又见朝云。

半起斜临宝镜,懒织回文。

弄长槐、黄鹂初滑,催卷幕、紫燕轻分。自温存。

漫调珠柱,更倚兰薰。思君。

绿窗细语,蛮笺心事,剪烛殷勤。

好梦才醒,又依灯影伴黄昏。

画乘鸾、丹青纨扇,裁连理、石竹罗裙。暗销人。

香闺岁月,几浥红纶。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

蓝溪新涨,看金塘几曲、画楼临水。

不卷湘帘人影动,水戏鱼龙起。

朱果雕蒲,粉盘绣虎,长缕飘香细。

云鬟著雨,更萦一川烟翠。

回想家在东吴,彩衣联臂,今日人千里。

有个凭栏凝望处,茧彩香囊谁寄。

草号宜男,花开夜合,都是伤心地。

双双碧鸦,几回惊起沙际。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望海潮.寄寿家君

登楼翘首,白云堆处,悬弧此日高堂。

石发梳风,荷裳映日,三三两两成行。好鸟奏笙簧。

正新飞黄口,送语雕梁。

目极心摇,青山遥隔舞衣长。堪怜游子回肠。

恨乌衣此会,不捧霞觞。

且礼慈云,勤依佛日,细添一缕沉香。九顿祝无疆。

更颜随欢笑,心入清凉。

解带长松,卧看鹤影到池塘。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