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八)

临分执手语逶迤,白水旌心视此陂。

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

盘周四角言难罄,局定中心誓不移。

趣觐两宫应慰劳,纱灯影里泪先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八首,创作于八月初十日,描绘了夜晚小舟渡河时的惜别之情。诗中充满了深情与哀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

首句“临分执手语逶迤”,描绘了在分别之际,两人紧紧相握,话语绵长,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接着,“白水旌心视此陂”一句,以白水象征离别的泪水,陂则暗示着即将分开的地点,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眼前分别的无奈。

“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两句,运用了红豆和梧桐的典故,红豆象征着相思之情,梧桐则是夫妻双栖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盘周四角言难罄,局定中心誓不移”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时的誓言与承诺,即使面对四面八方的困难和挑战,心中的誓言也不会改变,体现了坚定的爱情信念。

最后,“趣觐两宫应慰劳,纱灯影里泪先垂”两句,预示了未来重逢的场景,虽然心中充满期待,但此时却已泪眼朦胧,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离别的哀伤。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是一首深具感染力的离别诗。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一)

淅淅斜风回隔林,悲哉秋气倍萧森。

过禽啁哳衔兵气,宿鸟离披逗瞑阴。

人倚片云投海角,天收圆月护江心。

今宵思妇偏凄紧,幸少清光照夕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二)

穴纸江风吹面斜,槿篱门内尚中华。

苍凉伍员芦中客,浩荡张骞海上槎。

弦急撞胸悬杵臼,火炎冲耳簇箫笳。

刀尖剑吷懵腾度,瞪目犹飞满眼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三)

牛背寒鸦卸夕晖,夜乌啼罢暗蛩微。

酒醒乍讶孤灯爆,梦断犹惊折翼飞。

贝阙珠宫何处是?渔庄蟹舍与心违。

祗应老似张丞相,扪摸残骸笑瓠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四)

身世浑如未了棋,桑榆策足莫伤悲。

孤灯削柹丸书夜,间道吹箫乞食时。

雨暗芦中双桨急,月明江上片帆迟。

荒鸡唤得谁人舞?只为衰翁搅梦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