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台惠牡丹金橘并系以诗,依韵酬之

芳讯重来已隔年,香风触手展吟笺。

一枝远寄梅同使,四季恒春橘亦仙。

培植动关师友谊,留看犹望子孙贤。

阶前共愿荆枝茂,琼报深惭棣鄂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对友人刘凤台赠予的牡丹与金橘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芳讯重来已隔年,香风触手展吟笺”描绘了友人再次寄来的问候,如同春风拂面,让诗人得以在纸上抒发情感。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长久,也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这份情谊。

颔联“一枝远寄梅同使,四季恒春橘亦仙”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友人赠送的梅与橘比作使者,象征着友谊的传递与四季常青的美好寓意。梅与橘在中国文化中都具有高洁与长寿的象征意义,此处更是深化了诗中对友谊与生命的赞美。

颈联“培植动关师友谊,留看犹望子孙贤”表达了诗人对培养友谊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后代的期望。通过“培植”这一动词,强调了维护和传承友谊的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对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的希望。

尾联“阶前共愿荆枝茂,琼报深惭棣鄂篇”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在门前的荆树能茁壮成长,象征着友谊与美德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自谦地表示自己难以用同样的才华回报,体现了深厚的谦逊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螺城书院示同学

群峰环拱一峰高,峰势岧峣俨冠鳌。

万古九春元气在,千间广厦匠心劳。

全销兵甲归弦诵,特起冈峦蔚俊髦。

济美科名犹易事,希踪贤躅望吾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彭虞臣邑侯《公余课子图》

养民如养儿,斯言有至理。

公以爱民心,托喻于爱子。

蔼然慈惠师,训俗本诗礼。

蒙养遂群生,育秀烝髦士。

生意满阶前,清芬被遐迩。

试听弦歌声,春风煦毛里。

形式: 古风

题黄深坞诗册

磨盾锋犹锐,从戎笔肯投。

好音今在泮,豪气尚凌秋。

风雅尊坛坫,家声继冶裘。

文章堪报国,何事羡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

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

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

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