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退浑儿,退浑儿,冰消青海草如丝。
明堂天子朝万国,神岛龙驹将与谁。
诗人通过“退浑儿,退浑儿”,反复呼唤的口语化表达,展现了一种亲切而又带有命令性的语气,仿佛在召唤着某种力量或场景。"冰消青海草如丝"则描绘了一个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壮丽画面,其中“冰消”象征着冬日严寒的解冻,“青海”指代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而“草如丝”则细腻地展现了草木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柔美。
"明堂天子朝万国"一句,"明堂"通常指皇帝举行重大礼仪的地方,这里暗示着中央王权的庄严与肃穆。"天子"是对皇帝的尊称,表达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朝万国”则描绘了一种盛大的朝贡场景,展现了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广博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一句“神岛龙驹将与谁”,"神岛"常指仙境或神秘之地,这里可能是对某个地方的美称。"龙驹"意指骏马,象征着力量和速度。这一句的意思则较为含糊,不确定是在询问或者是在陈述,但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流露,是诗人心中所想所盼之物。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皇权礼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唐帝国繁荣盛世的赞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不详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偶寻皇溪日欲没,早梅未尽山樱发。
无事江城闭此身,不得坐待花间月。
夭桃临方塘,暮色堪秋思。
托根岂求润,照影非自媚。
罥挂青柳丝,零落绿钱地。
佳期竟何许,时有幽禽至。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
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