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登楼望南馆临水花呈房戴段李诸公

夭桃临方塘,暮色堪秋思。

托根岂求润,照影非自媚。

罥挂青柳丝,零落绿钱地。

佳期竟何许,时有幽禽至。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鲜艳的桃花映照着方塘,傍晚的景色引人秋意沉思。
它的根部从不寻求过多的滋润,只是静静映照水中并非自我炫耀。
花瓣挂在青翠的柳枝上,飘落在绿色的落叶堆中。
美好的约会究竟在何时,偶尔有幽静的鸟儿飞来。

注释

夭桃:形容早春盛开的桃花。
方塘:方形的池塘或小湖。
暮色:傍晚的天色。
秋思:秋天引发的思绪或情感。
托根:扎根生长。
岂求:并不寻求。
照影:映照在水中的倒影。
自媚:自我炫耀。
罥挂:缠绕挂住。
青柳丝:青翠的柳条。
零落:飘落。
绿钱地:绿色的落叶堆积处,如钱叶状的植物落叶。
佳期:美好的约会时刻。
竟何许:到底在哪里。
幽禽:寂静的鸟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夭桃临方塘,暮色堪秋思"表达了秋天来临,花开在水边,引起诗人对秋天的沉思和感慨。"托根岂求润,照影非自媚"则是说树木并不需要自己去寻找湿润,它们的倒影映在水中,也不显得矫揉造作,是自然而然的美景。

接着,"罥挂青柳丝,零落绿钱地"形象地描绘了鱼网挂在青色的柳树上,而鱼鳞在阳光下闪耀如同散落的铜钱。这里既写出了秋天的宁静,也透露出诗人对捕捉生命的反思。

最后,"佳期竟何许,时有幽禽至"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偶尔有鸟儿飞临,似乎也在寻觅着什么。这里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而又容易消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吕温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力以及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赠友人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贞元十一年知贡举挠阁不能定去留寄诗前主司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

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状江南.仲冬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

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

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

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