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人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南山上生长着两棵高大的松树,它们的根部都深入千寻之地。
夜晚,它们吸收着露水滋润,早晨又沐浴在青云之下。
即使覆盖着积雪,它们依然从深深的山涧中挺立而出,随风摇曳在高高的山岭旁。
宏伟的殿堂已经许久未建造,云朵聚集,显得格外繁密。
工匠们的匠心独运正在雕琢精巧,然而时下的风气却过分追求奢华。
天生的材料总会有其用途,天地之间难道没有安排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林风光图景,通过对南山双乔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开篇即以高亢的双乔松树立意境,其根部深入地下,主干直冲云霄,形象地表达了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的情怀。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这两句诗继续描绘松树的景象,晚上受潮湿之气,早晨又蒙着清新的云雾,这些自然现象增添了松树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这里的“负雪”和“摇风”,则是对松树在严寒和狂风中依然屹立不倒的生动写照,这种坚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未经雕琢之物的欣赏,松树在没有被人类加工修饰的情况下,其天然之美更显得淋漓尽致。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这两句诗则是对工匠技艺和当时过度华丽装饰风气的反思,通过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真挚之美的追求。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最后两句诗是对上述自然景物与匠技之间关系的一种哲学思考,认为每一样东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之美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贞元十一年知贡举挠阁不能定去留寄诗前主司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

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状江南.仲冬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

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

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

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忆长安.八月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