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故友奚公学长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其人品的赞美。首句“诗酒平生兴”描绘了奚公生前喜好诗酒,生活充满文人雅趣,体现了他的风流倜傥。次句“人琴毕竟空”借用“人琴俱亡”的典故,表达了对奚公去世的悲痛,暗示了他的离世如同琴声消逝般令人感伤。
“儒冠成晚岁”写出了奚公晚年仍然保持着儒家学者的风范,学问深厚,直到老年。而“尺牍到诸公”则反映出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他的著作和书信受到众多名士的推崇。接着,“忽叹群无鹤”运用了“鹤立鸡群”的反义,表达了对故去的奚公在群贤之中尤为出众的怀念。
最后两句“谁留目送鸿”以目送鸿雁的形象,寓言奚公虽逝,但精神犹在,如同大雁远行,留下深远影响。结尾“竹林家世事,清节见君同”则点明奚公家族的清廉节操,以及他对诗人自己的道德启示,赞美了他高尚的品格。
整体来看,虞俦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悼,又赞扬了其一生的学问与品性,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