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曹钧隐居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

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

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

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

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荃蕙有奇异特性,香气传播被人知。
不在众多花卉之下,宁愿老去空林度过春天。
这个人坚守高尚节操,写作追求真实。
白纸上的光阴已逝,流水倾诉着新的愁情。
众多才子振衣赴宴,各自向高处飞升。
谁能推荐他如玄晏,让他成为贤良的臣子。

注释

荃蕙:一种香草,比喻有美德的人。
馨香:香气,比喻美好的品德。
人:人们,指世人。
众芳:众多的花草,比喻众多才华出众的人。
空林:空寂的树林,象征孤独或清高。
高节:高尚的节操,指道德品质。
攻文:从事文学创作。
守真:坚守真实,不虚伪。
素书:空白的书信,借指时光。
寸阴:极短的时间,比喻宝贵的光阴。
流水:流水声,象征情感的流淌。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人才济济。
振缨:整理冠带,比喻士人积极进取。
烟霄:高空,比喻仕途高位。
玄晏:古代贤士的名字,这里泛指有德才的人。
良臣:优秀的臣子,忠良之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守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荃蕙(一种香草)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在众花争艳的世界中失去自己的个性和气节,而宁愿选择孤独,以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

“之子秉高节”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坚守。接下来的“攻文还守真”表明诗人在文学创作上追求真实和个性,拒绝浮华和虚伪。

“素书寸阴尽”可能指诗人对古籍的研读已经达到了极致,而“流水怨情新”则是说诗人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深沉,但依旧保持着新的创作激情。

最后两句“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描绘了一种旅行者或隐士在大自然中的自在状态,他们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各不相同,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尾句“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识才荐贤,却不为世所用的人才的惋惜,他们本应成为栋梁之材,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清高脱俗、独立自强的生活理念,以及对于社会现实与个体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县中池竹言怀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

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

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县内水亭晨兴听讼

晨光起宿露,池上判黎氓。

借问秋泉色,何如拙宦情。

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昨夜明月满,中心如鹊惊。

负恩时易失,多病绩难成。

坐惜寒塘晚,霜风吹杜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美政惟兄弟,时人数俊贤。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自理尧唐俗,唯将礼让传。

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黄绶俄三载,青云未九迁。

庙堂为宰制,几日试龙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闲居寄包何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

种药幽不浅,杜门喧自忘。

林眠多晓梦,鸦散惊初阳。

片雪幽云至,回风邻果香。

佳期碧天末,惆怅紫兰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