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

近来山水画郭熙,江南独数休宁令。

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

岩头老树如老龙,隔湖喜见山重重。

小桥依约野色远,茅庐隐映林影空。

门前垒块石头路,荒苔野草青无数。

往来不见车马尘,正似山翁旧居处。

程伯休父司马孙,风流文彩垂青门。

平生爱书入骨髓,尺素寸楮无不存。

我生所好亦殊绝,一见此图狂欲跌。

安得为招唐令来,添我梅花千树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最近欣赏山水画,郭熙风格独步江南休宁令。
他的笔法独特,意境古朴,小小画面仿佛万里江山在眼前展开。
山岩上老树如苍龙盘旋,隔着湖面,重叠的山峦令人欣喜。
小桥若隐若现,野外景色渐行渐远,茅屋掩映在林木之间,空旷宁静。
门前是堆叠的石子路,长满荒苔野草,一片寂静。
这里往来的车马尘埃难觅,恰似古代山翁的居所。
程伯休父是司马的后裔,才情出众,名声显赫。
他一生酷爱书法,任何字迹都珍藏于心。
我对这种艺术有着独特的喜好,见到这幅画,几乎要为之疯狂。
如何能邀请到那位唐令前来,为我的梅花图增添如雪般的千树繁花。

注释

郭熙:宋代画家郭熙。
休宁令:休宁县的县令。
咫尺万里:形容画面虽小,意境深远。
岩头老树:山岩上的老树。
荒苔野草:荒芜的苔藓和野草。
山翁:隐居山野的老人。
程伯休父:人名,可能指程颐或程颢。
尺素寸楮:泛指纸张,古代常用以书写。
狂欲跌:形容极度兴奋或激动。
添我梅花千树雪:比喻增加画面的诗意之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山水画卷。诗人首先赞赏画家郭熙近来的作品,特别提及江南休宁令的画技独步一时。郭熙的画作笔法精细,意境深远,仿佛咫尺之间展现出万里江山,如同一面开阔的天镜。

画面中的岩头老树犹如盘旋的老龙,隔着湖泊,重峦叠嶂的山景清晰可见。小桥、野色和茅庐在林影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淡泊。石头铺成的小径和遍地的荒苔野草,更显出环境的清幽,仿佛世外桃源,没有世俗的喧嚣。

诗人对主人程伯休父司马孙的赞美,称赞他风流文采出众,酷爱书法,家中珍藏的每一寸纸张都充满墨香。诗人自己也深爱这种艺术,看到这幅山水扇画时,激动之情难以自抑,甚至幻想能邀请唐令前来,共同欣赏并增添更多的诗意,如千树梅花般洁白无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叹,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以及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期待。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牧图戴嵩画

牧儿小职奚以为,力耕得暇则放之。

浴流食青随所宜,岂同人牧潜危机?

重爵厚禄那自欺,坐看败肉加鞭笞。

何如牧儿心坦夷,出入自在无羁縻。

高林雨晴白日迟,平原春暖芳草肥。

牧儿乐事从可知,钓鱼吹笛怡怡而。

牛犊茁壮长厥肥,老我亦有丰年期。

披图载颂四牧诗,龚黄召杜今是谁?

形式: 古风

对月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

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

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形式: 古风

对菊

世路多诘屈,吾行已悠悠。

陶公归去来,此志良可求。

开怀对黄花,万事一笑休。

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

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

五湖有閒棹,三峡无安流。

所以旷达士,不为贫贱忧。

纷纷刀锥辈,琐稍非我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对景吟

湿云不飞山雪满,越王城头鼓声短。

晓来溪上看梅花,虎迹新移大如碗。

老乌缩项如冻鹥,呼群强作婴儿啼。

红桃翠柳眼欲迷,旧时纨裤今涂泥。

淮南千里无烟火。淮东近日多军马。

寸薪粒粟不论钱,行客相看泪盈把。

如何五陵年少郎,卖田去买青楼娼。

吴歌楚舞不知夜,归来也学山翁狂。

明朝酒醒入官府,方知不是城南杜。

落花风急雨潇潇,索莫无言面如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