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铿然短策声,无事觉身轻。
落叶山行软,流泉涧饮清。
蟹痕沙露湿,雁影夕阳明。
归路逢林叟,班荆歃隐盟。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山行的闲适与宁静。诗人手持短杖,行走间发出铿锵声响,内心感到轻松自在。落叶铺满了山路,踩上去柔软而富有诗意。山涧中的流水清澈甘甜,可供饮用,增添了旅途的乐趣。沙滩上留下了蟹行的痕迹,湿润而显生机,夕阳映照下,大雁的影子清晰可见。在归路上,诗人偶遇山林中的老者,他们席地而坐,以荆枝为盟,仿佛在大自然的见证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日山行的恬淡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古画从来宝绘堂,遗君敢借旧珍藏。
貌存故国三公贵,泽衍来孙百世芳。
家庙几年成阙典,宗枝此日倍增光。
当时种德根苗远,分得槐阴到鹤乡。
自怜身是客,又送客登舟。
虽有重来约,难禁一别愁。
风烟迷柳驿,草树暗春洲。
后夜怀人处,山空月满楼。
人生聚散等浮沤,忆昔过从与胜游。
棋局敲残清夜月,菊花吟老半窗秋。
客中送客难为别,山外看山总是愁。
回首片帆江路远,疏烟斜雨到西州。
满载琴书事宦游,皇皇使节重咨诹。
蒲帆风饱三千里,绣斧霜寒十六州。
荆渚行观新德政,越人共忆旧风流。
市桥衰柳难攀折,只拗梅花送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