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八首(其一)

冬夜寒且慄,孤灯爆环堵。

中坐一小儒,呫哔良自苦。

咽咽苍蝇声,思为鸿鹄举。

问君何所如,苏秦学王诩。

顶踵行济世,盍先剌其股。

七雄因以争,大野纷羊虎。

黑云蔽太空,白骨相撑拄。

独向人主前,揖让摇圭组。

方复笑穷巷,终身守训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感遇十八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创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在寒冷冬夜中孤独读书的小儒士形象,通过他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句“冬夜寒且慄,孤灯爆环堵”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和孤独,通过“孤灯”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中坐一小儒,呫哔良自苦”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小儒士,他在寒夜中独自苦读,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咽咽苍蝇声,思为鸿鹄举”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微不足道的苍蝇之声与鸿鹄高飞的壮志相对比,表达了小儒士虽处困境,但心中仍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问君何所如,苏秦学王诩”引用历史人物苏秦和王诩的故事,苏秦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王诩则以智谋著称,以此激励小儒士要像他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

“顶踵行济世,盍先剌其股”鼓励小儒士不仅要心怀天下,更要有实际行动,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七雄因以争,大野纷羊虎”描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激烈场面,暗示了小儒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可能面临的挑战。

“黑云蔽太空,白骨相撑拄”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死亡,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残酷。

“独向人主前,揖让摇圭组”表达了小儒士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效力。

“方复笑穷巷,终身守训诂”则是对小儒士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既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小儒士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抉择,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与期待。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十八首(其二)

箪食奔窭人,金珠竞王公。

膻蚁还相慕,小大胡雌雄。

窃钩干国禁,三晋为周容。

得失如循环,君看塞上翁。

方悟老氏贵,栖心在虚冲。

形式: 古风

感遇十八首(其三)

陆生居吴中,郁为当世师。

吐言如洪钟,奋翼比长离。

声华绍父祖,出处关兴衰。

戴渊投剑日,周处剌蛟时。

自非君子者,斯人焉取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遇十八首(其四)

岁星为方朔,爰侍汉廷中。

诙谐非谬理,讽谏怀至忠。

西游见金母,东涉逢木公。

归献天子寿,身与道相从。

耻为入海客,荡漾无所终。

形式: 古风

感遇十八首(其五)

仆本炎峤士,畴昔游幽燕。

幽燕俨神都,宫阙与天连。

青琐复金马,簪绂何蝉联。

策骏上金台,抗手怀高贤。

行行历黍谷,慷慨将谈天。

南归三十载,此路空悠然。

岂伊道里隔,苦寒不敢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