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
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
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
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追求羽化成仙的愿望与生活情景。开篇“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渴望,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建造了自己的仙居。
“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则描写了诗人修炼之地的环境。葛藤缠绕的古井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而“石函盛道书”则显示出诗人对道家典籍的重视,这些书籍被珍藏在石制的匣中,既安全又庄严。
接下来的“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进一步渲染了仙居的神秘与宁静。冬天的松树因为寒冷而弯曲,灵洞则是指那些幽深、空旷的地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景象。“一就”意味着悠闲自得,“泉西饮”则是指在泉水边品味天然之美,而“云中采药蔬”则是修道者常有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尊重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山空蕙气香,乳管折云房。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
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
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
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
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信来淮上郡,楚岫入秦云。
自顾为儒者,何由答使君。
蜕风蝉半失,阻雨雁频闻。
欲识平生分,他时别纪勋。
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
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
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
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