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辰诗并序(其三)虎

恃有强牙爪,傲然君一山。

性非龙矫矫,文逊豹斑斑。

弱肉供甘脆,愚伥导往还。

刘昆多善政,可易性冥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的形象与性格,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虎的威猛与傲骨,同时也揭示了其内在的谦逊与智慧。

首句“恃有强牙爪,傲然君一山”,以“牙爪”象征虎的力量与凶猛,通过“恃”字强调了虎的自信与自尊,而“傲然”则进一步刻画出虎的高傲姿态,仿佛它独霸一方,无人能敌。这里不仅描绘了虎的外在形象,也隐含了其内在的王者风范。

接着,“性非龙矫矫,文逊豹斑斑”两句,通过对比龙与豹,进一步凸显虎的独特之处。龙是神话中的神兽,矫健而威严;豹则以其斑斓的花纹著称。虎虽不具备龙的神异与豹的华丽,但其性情却有着独特的魅力——既非龙的矫健,也不逊于豹的文采,这或许暗示了虎在自然界中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弱肉供甘脆,愚伥导往还”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虎的生活习性。虎作为顶级掠食者,捕食弱小生物是其生存之道;而“愚伥”可能指的是那些被虎引导或利用的生物,或是虎在自然界的伴侣或助手。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虎的生存策略,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复杂的食物链关系以及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最后,“刘昆多善政,可易性冥顽”一句,将话题转向了人与虎的关系。刘昆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一位治理有方的官员或领导者,他通过“善政”改变了虎的“冥顽”本性,即通过智慧与仁慈,使虎的性格变得更为温和或适应人类社会。这一句不仅是对虎性转变的想象,也是对和谐共处、以智慧解决问题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虎的自然特征与生活习性,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力量、智慧、和谐共生等主题。

收录诗词(87)

刘天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辰诗并序(其四)兔

尔岂偷仙药,毛华寿竟长。

缺唇还鼓舌,脱距自投荒。

狡拟依坟窟,雄惟视月光。

爰爰夸得意,暇计遇鹰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十二辰诗并序(其五)龙

谁遣丹青笔,图形悦叶公。

画成睛未点,耳具窍无聪。

可扰宁神物,难驯实戾虫。

谁云大雄氏,降伏见禅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十二辰诗并序(其六)蛇

弥觉形堪畏,先时恨弗推。

修鳞当道过,毒口螫人来。

画足真多事,疑弓尚召灾。

郑门妖已作,不俟鲁泉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十二辰诗并序(其七)马

驽骀诚不力,衔辔欲何施。

泛驾轻难驭,迷途老未知。

盐车嘲骥厄,麦磨羡驴奇。

纵遣逢韩干,穷形只画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