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手持养性书,此地学耕渔。
身似龙蛇蛰,情忘木石居。
地迷成远复,政静得中虚。
何必求深隐,幽蒙即所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的《仙居县署岩老亭》,描绘了作者在仙居县署的一处岩老亭中修身养性的生活情景。首句“手持养性书”,展现了诗人手捧书籍,专注于内心修养的形象。接下来,“此地学耕渔”表达了他对农耕和渔事的亲近,体现了躬身实践的生活态度。
“身似龙蛇蛰”运用比喻,形容诗人蛰伏于世,不求显达的状态,如同龙蛇冬眠,静待时机。而“情忘木石居”则进一步强调他心境淡泊,如同木石般无欲无求,居住于此。环境的偏远和政治的宁静为他提供了内心的宁静与充实。
最后两句“何必求深隐,幽蒙即所庐”点明主题,诗人认为无需刻意追求深山隐居,这样的幽静之地就是他的理想居所。整首诗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不详
芦苇萧疏天气清,水含山色照重城。
绿芜何处管弦地,碧落旧时钟鼓声。
三峡桥边秋雨过,六鳌宫里夜潮生。
萧郎秦女无归约,十二瑶台空月明。
天角暝光收,空中爽气流。
雨回巫峡暮,波起洞庭秋。
塞阔归鸿远,林疏败叶稠。
碧云音信绝,目断五城楼。
白头四十未逢知,锻石裨天已后时。
正好中行求独复,岂能上施学颠颐。
生荣死辱如观火,吉去凶来莫问龟。
若有名山归便隐,一编周易是吾师。
五老村中会隐时,投梭即是十年期。
自谙海燕归巢早,祗恐山桃结实迟。
伊吕功名何日到,轲扬辞业是人知。
如君未忍抛簪去,买取青山寄岭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