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尘絮雪已茫茫,一景清和便可量。
胁霁惊风眠秀麦,尾云疏雨健新秧。
莺啼未怯随春去,犬吠相催入夜长。
酒兴诗情都懒散,祇将清梦试藜床。
这首宋诗《首夏》是陈著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花尘絮雪已茫茫",形象地写出春末夏初时纷飞的花瓣与如絮的柳絮,营造出一片迷茫而清新的画面。"胁霁惊风眠秀麦",描述的是雨后乍晴,微风吹过麦田,麦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秀美,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
"尾云疏雨健新秧",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稀疏的雨滴滋润着新插的秧苗,显示出农事的繁忙与希望。"莺啼未怯随春去",表达对春天的留恋,黄莺的啼鸣中仍带有春天的气息,尽管春天即将离去,但并未让诗人感到畏惧。
"犬吠相催入夜长",夜晚来临,狗叫声此起彼伏,似乎在催促人们享受宁静的夜晚。"酒兴诗情都懒散",诗人因美景而生出的饮酒作诗的兴致也变得慵懒,反映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最后,"祇将清梦试藜床",诗人选择在藜编的简陋床上,让清梦陪伴自己度过这个美好的初夏之夜,流露出淡泊而闲适的心境。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初夏画卷。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禅窗小有天,一见喜跫然。
壁画诗为重,檐花菜共妍。
而翁十暑别,于我百年缘。
此日相逢此,胜如三笑传。
衰年踏险行,五贼太无情。
落叶滑霜路,空山生夜声。
相携德耀隐,几丧卜商明。
归计未为是,时时心自惊。
尘劳一笑非,忽此坐多时。
当谷寺如井,满山泉可池。
林暄蝉噪早,沙冷笋生迟。
又见老僧说,此中兰最奇。
夜宿云閒第一峰,一鸡鸣动万山空。
薄餐菜饭留中火,牢著芒鞋踏上风。
高处更无尘隔碍,满空惟有理玲珑。
此时此意平生乐,山下人谁此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