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长兴时京口李司直自卞山买舟相寻

浮萍各自飘,折简不烦招。

知有五千字,来从丁卯桥。

埋名已东郭,访古尚南朝。

想借天人供,禅房慰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司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遇与交流,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浮萍各自飘”,以自然界的景象起笔,暗喻人生如浮萍,各自漂泊,暗示了人物之间的偶然性和命运的无常。接着,“折简不烦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来访的惊喜与不需刻意邀请的自然情谊,体现了深厚而真挚的友谊。

“知有五千字,来从丁卯桥”则进一步揭示了朋友来访的目的,似乎是为了交流思想、分享智慧,这五千字可能代表了丰富的知识、深刻的见解或是心灵的沟通。丁卯桥作为地点的提及,为这一场景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对话的深度和时间的久远。

“埋名已东郭,访古尚南朝”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埋名东郭可能象征着过去的隐逸生活或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而访古尚南朝则表明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深化了主题,即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最后,“想借天人供,禅房慰寂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智慧和精神的交流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天人供”可能指的是高深的哲学思考或宗教启示,而“禅房慰寂寥”则直接点明了在静谧的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友情、知识交流、历史追忆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铁如意

新得铁如意,浑如来一朋。

斜根芝贴石,耸脰鹤陪灯。

只许频更仆,何须叩默僧。

深冬还一捉,心解冷如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张友鸿司李招饮竹深书屋王衡之工部适自白下至

华堂屏歌舞,深馆特邀余。

馔倚商周鼎,杯参甲乙书。

论心欢有素,赏句讶无初。

更喜同声至,休令促膝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旅馆折蜡梅花贻王衡之

敬致王工部,孤心在蜡梅。

虽然经折了,犹有未曾开。

东莞牙香片,西洋蜜珀杯。

不堪乡物奉,客思为君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穹窿山上真观闻施亮生尊师有岭南之行留此为赠

真师请于帝,应世住穹窿。

锁院凭雷掣,飞楼惹鹤翀。

神形符字凸,鬼血剑花红。

见说南行久,多应遇葛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