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旅途中所作,以折蜡梅花赠予友人王衡之为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友情与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
首句“敬致王工部,孤心在蜡梅”,点明了赠花的对象和诗人孤独的心境。蜡梅在冬季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寓意着高洁的品格。诗人将自己孤寂的心比作蜡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接着,“虽然经折了,犹有未曾开”两句,运用了蜡梅的自然特征来比喻人生经历的挫折与困难。蜡梅虽经风霜摧折,但仍有未绽放的花朵,象征着即使遭遇困境,内心仍怀有希望与期待。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正是诗人想要传达给友人的正面力量。
“东莞牙香片,西洋蜜珀杯”两句,通过描述蜡梅花瓣的香气和形状,以及用来盛放蜡梅花的精美杯子,进一步展现了蜡梅的美丽与珍贵。这里不仅赞美了蜡梅本身的特质,也暗含了对友人生活品质的尊重与欣赏。
最后,“不堪乡物奉,客思为君裁”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亲自回到故乡,只能以蜡梅这一家乡之物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蜡梅向友人传递了自己深深的关怀与祝福,希望友人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蜡梅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友情、思念与希望等多重情感,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