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穹窿山上真观闻施亮生尊师有岭南之行留此为赠

真师请于帝,应世住穹窿。

锁院凭雷掣,飞楼惹鹤翀。

神形符字凸,鬼血剑花红。

见说南行久,多应遇葛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穹窿山上的高僧,其形象超凡脱俗,与世隔绝,却又能感应世间之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锁院”、“飞楼”、“鹤翀”、“神形”、“鬼血”、“剑花”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首句“真师请于帝,应世住穹窿”,开篇即点明主题,一位真正的高僧被帝王邀请,居住在高耸入云的穹窿山上,暗示其非凡的身份和地位。接着,“锁院凭雷掣,飞楼惹鹤翀”两句,通过“锁院”与“雷掣”的对比,以及“飞楼”与“鹤翀”的联系,展现了高僧所在之地的静谧与祥和,同时也暗示了其超凡的能力和影响力。

“神形符字凸,鬼血剑花红”则进一步描绘了高僧的形象和所拥有的法力。这里的“神形”、“符字”、“鬼血”、“剑花”等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赋予了诗歌以神秘色彩,让人联想到道家的修炼之道和法术。

最后,“见说南行久,多应遇葛洪”两句,通过引用葛洪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僧未来旅程的期待和祝福。葛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士和炼丹家,他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处引用,既是对高僧修行境界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可能成就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巧妙渲染,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超然境界,充满了对智慧、力量和道德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口金山寺

归逐赣船行,金山下且停。

閒身无北顾,道味在中泠。

雉堞分城出,鲸钟带浪听。

家乡海珠寺,髣髴似宁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金陵(其一)

六朝君莫问,千古并生愁。

宫似咸阳创,江胜雒水流。

鹓鸾何日散,芦苇飒然秋。

独有秦淮月,时时照客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金陵(其二)

往日南京事,閒时共尔论。

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

剑佩留勋府,戎衣在寝园。

兴亡看六代,何必远伤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辛亥秋遇沈从弱于石埭遂往白门相期归路访其安庆家居兼取药地和尚近耗明年归舟经过乘风不及登岸为之怅然

去岁曾相约,春江草阁中。

拟闻清啸足,兼与老禅通。

破浪浮扬子,看山失皖公。

无由登彼岸,人世易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