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修竹美人图

兰膏香腻盘云绿,愁锁春山黛痕蹙。

天寒日暮悄无言,翠袖盈盈倚修竹。

修竹无心亦有情,竹花结实珠繁萦。

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

相思有种何时歇,竹上年年怨离别。

千古魂消怨不消,泪红染成鸳鸯血。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卷。开篇“兰膏香腻盘云绿,愁锁春山黛痕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与愁绪,兰花膏的香气与女子的肌肤相得益彰,如同春山之黛,愁绪深锁其中,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天寒日暮悄无言,翠袖盈盈倚修竹”两句,将画面推向静谧的夜晚,寒风中,女子独倚修竹,翠袖轻摇,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哀愁。修竹在这里不仅衬托了女子的孤独,也象征着坚韧与永恒,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深沉的意味。

“修竹无心亦有情,竹花结实珠繁萦”则赋予了修竹以情感,它虽无心,却对女子的相思之情有所感应,竹花如珠,繁密缠绕,仿佛是女子相思的见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故事的丰富性与历史感。秦楼与湘江,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空与情感,女子的相思之情如同种子,在时间的流转中生根发芽,最终在心中结出了果实。

最后,“相思有种何时歇,竹上年年怨离别。千古魂消怨不消,泪红染成鸳鸯血”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相思之情如同种子,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无法停止生长,每年的离别都让女子的心灵承受痛苦,这种痛苦跨越千年,直至泪水化作红色的鸳鸯血,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以及面对分离时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丽的艺术世界,展现了古代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竹箫歌为赵丹林赋

君家洞箫天下奇,碎红乱点香淋漓。

浓如丹砂沁冰肌,淡似猩血凝璚枝。

持来世人莫能识,疑是秦王女儿之所贻。

几回吹向霜江晓,皓月不明风悄悄。

一声卷入碧云中,惊散飞鸿落天表。

君不见重华去兮归路遥,二女泣向湘江皋。

江皋之竹竹间泪,万古千年长不消。

我将挟君携此同上黄鹤楼,醉弄一曲离鸾秋。

曲终飞度洞庭去,试听苍梧猿夜愁。

形式: 古风

春晓美人图

梨花埭上鸡鸣早,十二璚楼天乍晓。

东风不动绿杨丝,云母窗空春悄悄。

银屏复帐掩鲛绡,遮断蓬山海路遥。

鬓乱钗横双凤亸,玻瓈枕上不胜娇。

谁将鹦鹉偷调弄,惊散瑶台合欢梦。

金盘仙掌日华高,小苑花枝露痕重。

小玉薰残苏合香,临鸾先学理新妆。

合欢欲起愁无力,满院绿阴春昼长。

形式: 古风

题画(其二)

疏烟带平野,閒花落空林。

鸡声在何许,人家春树阴。

将寻邱仲侣,谐此尘外心。

幽期倘云遂,宁惜露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日左掖门闻莺和郑孟宣助教

落絮飞花满禁城,万年枝上一莺鸣。

全非幽谷閒关调,总是东风宛转声。

啼处尚含求友意,断时犹带惜春情。

朝回左掖门前听,疑是仙韶奏九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