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其四)

五天一只蓬蒿箭,搅动支那百万兵。

不得云门行正令,几乎错认定盘星。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恭所作的《偈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五天一只蓬蒿箭”起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支不起眼的箭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军事反应的情景,暗示了箭矢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或战略转折。接下来的“搅动支那百万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冲击力,"支那"是对中国的古称,表达了箭矢触动了庞大的军队。

“不得云门行正令”暗指由于这支箭的影响,原本有序的军事指挥出现了混乱,云门,佛教术语,这里可能象征着正确的军事部署或决策。“几乎错认定盘星”则比喻局势的动荡使得决策者几乎误判了整个战局,将关键人物或决策比作定盘星(决定棋局胜负的关键棋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突发事件对庞大军事体系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决策困境。诗人以小见大,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5)

释法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四首(其三)

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

望空雨宝休誇富,无地容锥未是贫。

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形式: 偈颂

偈四首(其一)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

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

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

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形式: 偈颂

偈四首(其二)

头祖才始升堂,百丈卷席归去。

不是拾得寒山,有理也无雪处。

形式: 偈颂 押[语]韵

四时般若(其一)

日暖风和天地春,野华芳草一翻新。

灵山佳致依然在,谁是当年微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