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迤逦韶华将半。桃杏匀于染。
又还撩拨、春心倍凄黯。
准拟□□狂吟,可怜无复当年,酒肠文胆。倦游览。
憔悴羞窥鸾鉴。眉端为谁敛。
可堪风雨、无情暗亭槛。
触目千点飞红,问春争得春愁,也随春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青春的怀念。开篇"迤逦韶华将半"一句,韶华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致,将半则暗示春意渐衰,正当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接着"桃杏匀于染"形象地描绘了桃红柳绿的景色,但这美景也带有几分淡淡的哀愁。
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情感,"又还撩拨、春心倍凄黯"一句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撩拨是挑动、激发之意,而春心则指的是对于春天的思念和牵挂,这些情感在诗人心中越积越多,变得更加沉重。
紧接着"准拟狂吟,可怜无复当年,酒肠文胆"一句,则是诗人想要放纵地去抒写自己的感情,但又觉得可悲的是现在已经不如往昔,那种豪情和才气也随着岁月流失了。"倦游览"表达了一种疲惫的心态,可能是在长时间的游历中感受到的身心俱疲。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继续抒发自己的情绪:"憔悴羞窥鸾鉴。眉端为谁敛。"这里的鸾鉴指的是古代美女梳妆时所用的镜子,憔悴是形容心神不宁的样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对过去美好情感的怀念。而眉端为谁敛,则是在询问自己的眉头为什么要聚拢,是因为思念某个人吗?
最后两句"可堪风雨、无情暗亭槛。触目千点飞红,问春争得春愁, 也随春减。"则是诗人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对着围栏感慨,万物都在春光的照耀下显得斑斑点点,而诗人却在询问这些春色的变化和自己所承受的春愁是否也随之减少。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美好的留恋,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无奈感慨。
不详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金谷楼中人在,两点眉颦绿。
叫云穿月,横吹楚山竹。
怨断忧忆因谁,坐中有客,犹记住、平阳宿。泪盈目。
百转千声相续。停杯听难足。
谩夸天海风涛旧时曲。
夜深烟惨云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
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
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卸帆浦溆。
一种恓惶两处。
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云容掩帐,星辉排烛,待得鹊成桥后。
匆匆相见夜将阑,更应副、家家乞巧。
经年怨别,霎时欢会,心事如何可了。
朝朝暮暮是佳期,乍可在、人间先老。
相逢未尽论心素。早容易、背人去。
忆得歌翻断肠句。更惺惺言语。萋萋芳草迷南浦。
正风吹、打船雨。静听愁声夜无眠,到水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