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色已改,郊原日复低。
烟生寒渚上,霞散乱山西。
待月人相对,惊风雁不齐。
此心君莫问,旧国去将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至冬初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旧国离别的复杂情感。
"杨柳色已改,郊原日复低"两句,借助杨柳的颜色变化和郊野日暮的景象,传递出时间流转与空间寂静的氛围。这里的“色已改”暗示了季节更迭,而“日复低”则增添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情绪。
"烟生寒渚上,霞散乱山西"进一步深化了秋末冬初的景象。“寒渚”的烟雾和“乱山西”的霞光,构成了一个既有暖色调又带有冷清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两句,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待月人相对,惊风雁不齐"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诗人在等待明月之际,与亲人或知己面对面坐着,而突如其来的秋风和不成群的雁阵,都是对离别哀愁的一种象征。
最后两句“此心君莫问,旧国去将迷”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似乎在劝慰自己或他人,不必深究这颗因时光流逝和故土难离而困惑的心。而“旧国去将迷”,更直接地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仿佛一切都被时间的迷雾所笼罩。
整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生动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把握。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树下孤石坐,草间微有霜。
同人不同北,云鸟自南翔。
迢遰夜山色,清泠泉月光。
西风耿离抱,江海遥相望。
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
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
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闲想白云外,了然清净僧。
松门山半寺,夜雨佛前灯。
此境可长住,浮生自不能。
一从林下别,瀑布几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