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

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

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静静地修养千年,只为长寿在深泉中隐居。
不愿跟随行动迟缓的甲鱼,宁愿停留于平凡的鱼类之中。
灵巧的腹部只接纳玄妙的露水,芬芳的巢穴必定生长着翠绿的荷花。
花瓣输给了贝壳和蛤蜊,月亮升空却遗憾不能自己上去。
离开污浊后拖着尾巴,初次接触到清澈的床榻和水边。
期待在高山之上有所作为,铸造印章之事绝非空谈。
有志向的人如毛宝般能实现目标,无心之人不必畏惧像豫且那样的阻碍。
将来在清澈的洛河之畔,我将呈上推荐贤明君主尧的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的生活图景。开篇“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表明诗人追求长生不老,并选择深山为归宿之地,展现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群表示出的鄙视和不屑一顾。这里“跛鳖”与“凡鱼”皆为比喻,用以形象地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蔑视。

接下来的“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清贫与自然和谐共生。“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中,“扬花”、“奔月”皆是对隐逸生活中细腻情感的刻画,而“蚌蛤”、“蟾蜍”则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境况。

“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则是在形容诗人在山间溪流之间自由自在地生活状态,既有对泥泞现实世界的拒绝,又有对清新泉水的向往。“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和对世俗功名的淡然。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信念的坚持,以及对外界压力和诱惑的无动于衷。“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中,“清洛汭”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隐逸之地,而“荐帝尧书”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被后世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美好展现,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与个人的理想信念的主题。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九日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二辛夷

狂吟乱舞双白鹤,霜翎玉羽纷纷落。

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药]韵

大云池泛舟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湘南客帆稀,游子寡消息。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笑言频梦寐,独立想容色。

落景无来人,修江入天白。

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

何处泊扁舟,迢遰湍波侧。

秋归旧窗竹,永夜一凄寂。

吟尔鹡鸰篇,中宵慰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