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瓯道中寄答伯孺病中见送之作

故人卧病空皮骨,精气销忘神恍惚。

枕上犹于笔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

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

况兼离别情思恶,空令游子重伤神。

三叠离歌声太苦,几度哀吟泪如雨。

君方贫病类相如,我也飘零同主父。

行色匆匆一梦间,无由赋别六溪湾。

空流万里穷交泪,未识经春衰病颜。

一别山川成隔越,怀人长对天边月。

于今枚叔更何人,能向君前谈七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在西瓯道中,寄赠给在病中的伯孺的一首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

首句“故人卧病空皮骨”,描绘了伯孺因病卧床的情景,身体消瘦,精神恍惚,形象地展现了病痛的折磨。接着“精气销忘神恍惚”进一步强调了病痛对身心的影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奈。

“枕上犹于笔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这两句写出了伯孺在病中仍不忘友情,通过题诗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希望他能平安顺利地前往京城。这种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诗人通过伯孺的诗句,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痛苦与辛酸,既有对疾病的哀叹,也有对贫困生活的感慨。这不仅是个人的困境,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况兼离别情思恶,空令游子重伤神。”离别总是让人伤感,更何况是在病痛之中。这不仅加重了伯孺的痛苦,也深深触动了远在他乡的朋友,使他倍感孤独与悲伤。

“三叠离歌声太苦,几度哀吟泪如雨。”离别的歌声如此凄凉,反复吟唱让人泪如雨下,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与哀愁。

“君方贫病类相如,我也飘零同主父。”诗人以司马相如和主父偃自比,表达了自己与伯孺相似的境遇,都在贫困与疾病中挣扎,相互理解与同情。

“行色匆匆一梦间,无由赋别六溪湾。”匆匆的行色如同梦境,无法在六溪湾为伯孺赋别,表达了对未能亲自送别伯孺的遗憾。

“空流万里穷交泪,未识经春衰病颜。”尽管远隔万里,但友情的泪水仍在流淌,春天到来时,彼此的面容或许已满是衰病之态,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担忧。

“一别山川成隔越,怀人长对天边月。”分别后,山川成为阻隔,只能对着天边的月亮怀念对方,表达了长久的思念与孤独。

“于今枚叔更何人,能向君前谈七发。”枚叔是汉代文学家枚乘的别称,这里借指伯孺,表达了对伯孺才能的赞赏,同时也感叹在当今时代,像伯孺这样才华横溢的人越来越少,能够向他面前谈论《七发》这样宏篇巨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伯孺病中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飞来峰歌

我生性爱游名山,黄冠布褐常跻攀。

一丘一壑稍险怪,往往大啸开心颜。

此峰幽邃称奇绝,何处飞来忘岁月。

自是神灵运化工,谁将鬼斧施剞劂。

山形突兀又玲珑,悬厓阴洞遥相通。

红泉滴沥归深涧,碧磴岧峣接太空。

森罗青壁如屏障,窱䆗萦纡非一状。

岩下时喧万壑声,石间尽刻诸天像。

翠色遥飞九里松,白云长出两高峰。

冷泉露下澄清溜,灵隐风高送暮钟。

我到山中歇还陟,骇目惊心劳应接。

奇迹应誇天下无,仙都自与尘凡别。

洞门吟眺欲斜晖,坐破苍苔未忍归。

几片寒云生杖屦,半林微月照僧衣。

殷勤记取归时路,日暮云深不知处。

由来造化妒神奇,只恐飞来又飞去。

形式: 古风

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浮玉山中曾把臂,风景依稀如隔世。

常叹空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

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

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

方鞋破衲出相见,怪我年来华发变。

相逢不作世间言,指点前山云几片。

半榻跏趺双树边,笑谈隐隐生云烟。

论交共结三生约,出世同参一指禅。

新诗别后多如此,总是禅机非绮语。

胜地何须论虎溪,高风不用推支许。

须臾残照下雷峰,送客松关第几重。

悠悠此别何时遇,愁听云堂薄暮钟。

形式: 古风

饮黄白仲娑罗馆兼柬屠纬真使君

主人避客栖空谷,长日柴门稀剥啄。

我来欲證大因缘,袖中片刺烦童仆。

仓皇倒屣出相迎,青眼相看无世情。

狂来叱咤千夫废,醉后雄谈四座惊。

吾曹本是玄都客,当日同因酒过谪。

行满何须恋世缘,功成依旧归仙籍。

色相由来非我身,凡夫谁识有真人。

片时结搆成炉鼎,一粒玄珠守谷神。

仙师授我还丹秘,逢人岂肯轻开示。

能将神气返虚空,自有灵光照天地。

黄白仲,屠纬真,暂时踪迹落红尘。

何时打得虚空碎,同出青天驾鹤轮。

形式: 古风

吴门寻沈从先不遇

当年踏遍吴门路,十日寻君不知处。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

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

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

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