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黄白仲娑罗馆兼柬屠纬真使君

主人避客栖空谷,长日柴门稀剥啄。

我来欲證大因缘,袖中片刺烦童仆。

仓皇倒屣出相迎,青眼相看无世情。

狂来叱咤千夫废,醉后雄谈四座惊。

吾曹本是玄都客,当日同因酒过谪。

行满何须恋世缘,功成依旧归仙籍。

色相由来非我身,凡夫谁识有真人。

片时结搆成炉鼎,一粒玄珠守谷神。

仙师授我还丹秘,逢人岂肯轻开示。

能将神气返虚空,自有灵光照天地。

黄白仲,屠纬真,暂时踪迹落红尘。

何时打得虚空碎,同出青天驾鹤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隐居之所的相聚场景,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首句“主人避客栖空谷”描绘了主人远离尘嚣,隐居于山谷的生活状态。接下来,“长日柴门稀剥啄”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谷的宁静与孤独,柴门少有人至,更显其隐逸之风。

“我来欲證大因缘”表达了诗人来访的目的,旨在寻求与友人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契合。“袖中片刺烦童仆”则以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此次会面的重视与期待。

“仓皇倒屣出相迎,青眼相看无世情”生动描绘了主人热情迎接的情景,青眼相看则体现了两人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交流。接下来的“狂来叱咤千夫废,醉后雄谈四座惊”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两人交谈的激烈与深邃,以及对彼此思想的高度认同。

“吾曹本是玄都客,当日同因酒过谪”两句,借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接下来,“行满何须恋世缘,功成依旧归仙籍”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超脱的向往。

“色相由来非我身,凡夫谁识有真人”强调了对自我本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真正的自我的追寻。最后,“片时结搆成炉鼎,一粒玄珠守谷神”则以炼丹为喻,表达了对精神修炼与内在世界的探索。

“仙师授我还丹秘,逢人岂肯轻开示”展示了对道家秘术的尊重与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慎重态度。而“能将神气返虚空,自有灵光照天地”则表达了对精神力量的肯定,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黄白仲,屠纬真,暂时踪迹落红尘”则点明了诗人的两位友人,以及他们在尘世中的短暂停留。最后,“何时打得虚空碎,同出青天驾鹤轮”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与友人一同飞翔于天际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友情、道家哲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门寻沈从先不遇

当年踏遍吴门路,十日寻君不知处。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

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

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

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

形式: 古风

七夕词

遥天万里银河碧,双星却笑孤眠客。

玉露金风半夜寒,罗襦绣幕千山隔。

天上人间共此宵,天孙翻近美人遥。

应知楼上蛾眉女,妒杀空中乌鹊桥。

形式: 古风

题画马扇面赠陈幼谦

真龙产自于阗国,促腕高蹄称汗血。

顾影骄嘶赤电生,过都历块红尘灭。

此物何年入汉家,番酋作贡过流沙。

天闲不羡乘黄选,内厩宁论白鼻騧。

扇头一见生惊诧,貌出权奇更高价。

已识雄姿胜渥洼,况看妙手惊曹霸。

吁嗟此马今岂无,安知枥下非神驹。

九方不作孙阳死,世上于今只按图。

形式: 古风

孝友堂慈竹歌为张稚通赋

主人家在苕溪曲,不种奇花种脩竹。

客来看竹问何名,主人竹下吞声哭。

自言此竹生质奇,不产终南非嶰谷。

物性能同慈母心,龙孙爱护知寒燠。

谁移此竹种庭阶,老母当年手自栽。

已看翠色凌萱草,自有清阴覆绿苔。

老母辞堂今几载,此竹青青犹未改。

黄土年来上板舆,红尘久已生莱綵。

可怜母逝竹空存,见竹还思慈母恩。

主人一语一呜咽,座客闻之皆断魂。

从今品竹修新谱,不独湘江有泪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