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

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

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

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倒映在水中的桃花树,春风中热烈绽放。
虽然不是天宫所种,却如同园林精心培栽。
仙子吹笙的声音消散后,渔人驾舟悠然返回。
故乡究竟在何方,我只能在望乡台上极目远眺。

注释

照水:倒映在水中。
灼灼:形容花开得鲜艳灿烂。
帝子:古代对仙子或贵族子女的称呼。
信棹:随意摇桨,形容悠闲自在。
故园:故乡,家乡。
望乡台:用来远眺故乡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桃花在春风中灼灼地盛开。诗人通过"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帝子和渔人的形象相对比照,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观察,也寓意着一种志向高远而又不忘本真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则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怀旧情感。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地,都充满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留恋。"乡台"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实景,更象征着心灵的栖息和精神的归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桃花这一春日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意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桐庐道中九日逢子公

三年客里重阳节,故典征衣共一杯。

雁下紫萸能自好,霜前黄菊为谁开。

中原豺虎定何许,故国池台安在哉。

山水中逢张学士,慢扶双桨不须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桥院

淹留岁云暮,旅泊似幽栖。

鸥鹭如相识,牛羊自不迷。

已烦陶令顾,何必谢公携。

始觉吴侬健,天寒更涉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陪诸友赴城南妙智上人晚集

晚烟林际泊,夕阳波上明。

天寒少佳色,树老无柔声。

支郎颇好事,我辈适同行。

剧论不知醉,感时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陪诸友野步(其一)

北客身将老,东风又岁华。

山晴添气象,水暖莫津涯。

贫觉他乡苦,慵嫌去路斜。

升平吾会见,时事不须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