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八声甘州.寄李筠房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

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

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望着那清澈流水中的芙蓉,多次被傍晚的云雾遮掩。
我正站在高处遥望,西风吹过,孤雁断续,残月映照着沙洲。
还未察觉枫叶已全部转红,秋天的凋零已经让人感叹。
在这充满秋意的地方,愁绪漫延到天边。
自从与鸥鸟分别后,饮酒作诗的日子,轻易地虚度了时光。
料想荷花刚刚感到温暖,我不忍心辜负这如画的烟霞。
记得那次剪烛共笑,再次重逢不知会在哪家人家。
空旷的山峦,白云无需赠送,只愿赠予梅花。

注释

涓涓:清澈流淌。
暮云:傍晚的云雾。
凭高:站在高处。
断雁:孤雁。
丹枫:红枫。
摇落:凋零。
秋声:秋天的声音。
天涯:天边。
盟鸥:与鸥鸟结盟。
轻误:轻易错过。
荷衣:荷花衣裳。
烟霞:美丽的自然景色。
前度:上次。
一笑:欢笑。
空山:空旷的山。
梅花:象征高洁。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甘州·寄李筠房》,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的作品。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深,语言优美。

开篇“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描绘了一幅秋日荷塘景象,水面上的荷花在黄昏时分被浮动的云朵所掩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隐晦。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则转换了视角,从高处眺望远方,感受着秋风的萧瑟和孤雁的过往,以及夜晚残留的月光洒在沙滩上,这些景象都烘托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则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不禁泪下的状态。

在下片,“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中,诗人提及与友人的分别,以及自己沉迷于酒色和文学创作之中,不觉间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这里的“盟鸥”指的是古代一种形式上的友情契约,而“别后”则是实际生活中的离别。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关注,以及他自身内心的情感温暖和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深。

最后,“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期待再次与亲友团聚之情。这里的“剪灯”是指古代节日中的一种习俗,即在夜晚用剪刀修剪油灯,以防火灾。而“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则象征着诗人对亲友的深情厚谊,就如同清高孤傲的梅花,不随便轻易赠与。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易逝的感悟。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石州慢.书所见寄子野、公明

野色惊秋,随意散愁,踏碎黄叶。

谁家篱院闲花,似语试妆娇怯。

行行步影,未教背写腰肢,一搦犹立门前雪。

依约镜中春,又无端轻别。痴绝。

汉皋何处,解佩何人,底须情切。

空引东邻,遗恨丁香空结。

十年旧梦,谩馀恍惚云窗,可怜不是当时蝶。

深夜醉醒来,好一庭风月。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华胥引

温泉浴罢,酣酒才苏,洗妆犹湿。

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

素衣初染天香,对东风倾国。

惆怅东栏,炯然玉树独立。

只恐江空,顿忘却、锦袍清逸。

柳迷归院,欲远花妖未得。

谁写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

说与莺莺,怕人错认秋色。

形式: 词牌: 华胥引

华胥引.赋松花

碧浮春盖,黄点秋旗,细芳泛月。

露委残钗,烟梳高髻曾戏折。

几度宿寄山房,□曲尘云屑。

香入蜂须,蜜房风味应别。

刍酒浮汤,爱霏霏、粉黄清绝。

嫩苞新子,凭谁香歌五粒。

只怕东风吹尽,长萧萧黄发。

独鹤归来,满庭零乱金雪。

形式: 词牌: 华胥引

好事近.赠笑倩

葱倩满身云,酒晕浅融香颊。

水调数声娴雅,把芳心偷说。

风吹裙带下阶迟,惊散双蝴蝶。

佯捻花枝微笑,溜晴波一瞥。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