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嘲道士李荣》由唐代诗人灵辩所作,以戏谑之笔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形象。诗中通过“老子两卷本未研寻,庄生七篇何曾披读?”两句,巧妙地将道家经典《道德经》与《庄子》相提并论,暗示了道士李荣对这些道家典籍的不深入研究,流露出一种轻视的态度。接着,“头戴死谷皮,欲似钝啄木”两句,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道士李荣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状态,头戴“死谷皮”,既指其穿着打扮的与众不同,也暗含其思想观念的陈旧;“欲似钝啄木”则进一步刻画了其行动迟缓、思维僵化的形象,将一个不学无术、行为古怪的道士形象跃然纸上。
整首诗语言幽默风趣,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不仅展现了对特定人物的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家学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在唐代文学中,这样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人所欣赏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