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柱枷异支策,擎枷非椐梧。
闭口临枷柄,真似滥吹竽。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某些人行为与身份不相符的现象。"柱枷异支策,擎枷非据梧",这里“柱枷”和“支策”分别代表了束缚与辅助,形象地描绘了角色定位的不同,而“擎枷非据梧”则进一步强调了角色与实际行为的不匹配。接着,“闭口临枷柄,真似滥吹竽”,通过“闭口”与“临枷柄”的对比,以及将这种行为比作“滥吹竽”,讽刺了那些在关键位置却无所作为,如同滥竽充数者的行为。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批判态度。
不详
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英。
已摧头上角,何用口中鸣?
众僧本来斋洁,故当餐饭进蔬。
道士唯当醮祭,应须酌醴焚鱼。
道士当谛听,沙门赠子言:鸿鹤已高逝,燕雀徒自喧。
宝局光仙岫,瑶棋掩帝台。
图云双阵起,雁写两行开。
固节修常道,侵边慎祸胎。
□□□储妙,空挹季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