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宜

张君于福乐,先进野人也。

曩者吾见之,大惊彼何者。

须眉交苍白,被服必儒雅。

故善殷周间,不居王郑下。

诸士多及门,之子独在野。

食有脱粟饭,出无款段马。

乡闾行虽高,时俗知亦寡。

昨闻修庠序,造士系陶冶。

斯人宜聘起,可以专楚槚。

养贤须勤渠,风教随用舍。

望君万里馀,谁谓我心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张宜》。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张君的赞美与期待。张君作为一位“先进野人”,即隐居山林的智者,其形象鲜明,须眉皆白,衣着儒雅,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人提到张君对殷周时代的理解深刻,不逊于任何学者,且他虽身处民间,却能吸引众多士人前来求学,可见其人格魅力与学识的广博。然而,这样的智者却未能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只能以粗粮为食,没有华丽的坐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不公。

尽管如此,诗人坚信张君的价值不应被埋没,希望他能被邀请参与教育事业,发挥其才能,如同楚国的贤臣一样,对国家的治理有所贡献。诗人呼吁社会重视并培养贤才,认为这样不仅能提升个人修养,还能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张君的敬仰之情,并期望自己的心意能够传达给远方的朋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张君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寄阮二举之杨十七彦文

我昔居宋都,潜有伐树忧。

不期得君子,卒岁同优游。

杨生旧相知,情分故绸缪。

阮公出倾盖,而肯如白头。

古人有忘年,嗟我非此俦。

譬如羔袖微,岂可参狐裘。

知人视其友,孔圣称焉廋。

所以梁楚间,亦闻东家丘。

相从未云厌,相别难自留。

赠我数百言,精神露蛟虬。

杨子期我用,谓当佐王侯。

阮公推我文,云可齐尹欧。

斯言岂易当,斯道岂易求。

奈何千金珠,中夜而暗投。

书绅愿自勖,杂佩非可酬。

欲知相忆心,淮水清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杨阮

中堂明华灯,宥坐湛清酒。

笔砚居我前,史籍在我后。

君知我不乐,我念平生友。

强醉谁与欢,怅然夜将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温柑

后皇富佳树,柑实掩群众。

磊落骊珠圆,参差金壶重。

剖丹琼瑶碎,蓄润霜雪冻。

封苞万里险,照耀高堂供。

忆昔伯禹籍,苍茫阙斯贡。

及乎骚人赋,流落遗尔颂。

反登橘柚辈,海物随错综。

图谍迷万世,不平竟谁讼。

颇疑古未有,彼故得豪纵。

溟海通蓬莱,近由仙者种。

又疑美过绝,谗口斥不用。

寂寥三王时,此理弥可痛。

安得举其族,北迁越岩洞。

岁比万户封,蠲烦与人共。

形式: 古风

赠山僧

贫病不出门,趣与时俗乖。

高卧谢宾客,秋叶忽满阶。

今旦为谁埽,释子远见怀。

问我平安否,旷然外形骸。

貌疏意如真,语淡情反谐。

旅人非一感,及尔能安排。

闻道常愧晚,智也岂有涯。

他日更解榻,虚谈慰心斋。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