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
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拒霜》,通过对拒霜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和生活静谧的感悟。"拒霜花已吐"点明了时令,即使秋意渐深,拒霜花依然绽放,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吾宇不悽凉"表达了诗人居所的温馨,尽管外界天地肃杀,但内心世界并不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对比,虽然寒气逼人,但仍有草木散发出香气,展现出生命的活力。"道人宴坐处"暗示诗人可能在静心修行,"侍女古时妆"则引入了一丝历史的悠远感,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最后两句"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描绘了拒霜花在秋夜中的景象,露水打湿了花朵,西风轻轻吹动其绿色的叶子,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淡然超脱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拒霜花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肃杀之秋的淡然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
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
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
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
客子愁无奈,桃花笑不休。
百年今日胜,万里此生浮。
莽莽樽前事,题诗记独游。
雨师风伯不吾谋,漠漠穷阴断送秋。
欲过苏端泥浩荡,定知高凤麦漂流。
檐前甘菊已无益,阶下决明还可忧。
安得如鸿六尺马,暂时相对说新愁。
风伯方安卧,云师亦少饕。
气连河汉润,声到竹松高。
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
相悲更相识,满眼楚人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