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依恋之情和对美好风光的深切赞美。嘉陵(今四川省境内)天气晴朗,可以远眺百里之外的双流(可能指的是蜀江或其他河流),帆影随着巴字(古代水道之一)的曲折延伸,钟声从汉州传来,营造出一派生动的画面。
诗中“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游子的关切。绿色的大草原在春日落下帷幕时分外添了几分惆怅,而那青翠的树木和暮色的猿猴则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愁。
最后两句“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所谓的“风流地”,可能指的是蜀地(今四川一带)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而“游人易白头”则表明在这充满诱惑的地方,时间飞逝,游子不知不觉间鬓发已斑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传达了对美好景物的向往,更流露出对离别之痛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送别图画,同时也透露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闻君帝城去,西望一沾巾。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才长作客,有命懒谋身。
近更婴衰疾,空思老汉滨。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
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
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
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
仆本无媒者,因君泪亦流。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
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
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